维也纳 —
台湾外交部长林佳龙于本月17至24日首度出访欧洲,到访比利时国会及欧洲议会,并率领 “台湾无人机产业访问团”访问立陶宛。分析人士认为,此访有助于促进经济技术合作及稳定台立双边关系,北京反应或为有限。
“总和外交”的欧洲实践
林佳龙自今年5月起任外交部长以来,力推“总和外交”,包括以“民主”为基础的价值外交、以“和平”为基础的同盟外交和以“繁荣”为基础的经贸外交。
今年10月,他在美国智库“全球台湾研究中心”表示,以“繁荣”为基础的经贸外交是“总合外交”的核心工作。
林佳龙此行首站为布鲁塞尔,访问欧洲议会及比利时众议院,会见了多位欧洲议会及比利时国会议员。随后,他参观了当地的纳米电子研发中心比利时微电子研究中心(IMEC)。结束布鲁塞尔之行后,林佳龙率领由20家无人机公司代表组成的代表团前往立陶宛,并参加在维尔纽斯举行的无人机技术论坛。
国防与安全国际中心(ICDS)研究员伊万·克乌什茨(Ivan U. Kłyszcz)向美国之音表示:“无人机是一个绝佳的合作领域,因为世界各国都在寻求提高无人机生产水平,避免对生产大多数商用级无人机的中国的依赖。”
林佳龙率领的“台湾无人机产业访问团”,由中华民国外交部委托中华民国对外贸易发展协会临时筹组。出席“无人机产业论坛”的台湾代表包括20家相关厂商共59人。
欧洲经济与社会委员会(EESC)专家埃尔泽·皮内利特(Elzė Pinelytė)向美国之音表示:“无人机行业的合作可以看作是欧盟为减少对中国的依赖和建立有弹性的供应链而做出的更大努力。”
台立关系前景不明
林佳龙的立陶宛之行为此访重头戏,正值立陶宛更新其台湾政策的微妙时机。一方面,台湾与立陶宛的关系近年来特别是在本届立陶宛政府期间达到历史新高。另一方面,立陶宛政府即将换届,带来对台政策是否连贯等诸多变数。
今年10月的立陶宛议会选举中,执政联盟大败,失去连任机会。胜选的在野势力主张与北京全面恢复过去几年中跌至低谷的外交关系。候任立陶宛总理英陶塔斯·帕卢茨卡斯(Gintautas Paluckas)近日表示,设立“驻立陶宛台湾代表处”是“重大外交失误”。
克乌什茨分析道:“立陶宛一直难以将其2023年的印太战略转化为切实的收益,尤其是在中国的双边贸易和投资不减反增的情况下。台北试图通过与维尔纽斯重新开展商业外交,来防止双方彻底决裂。”
此前,立陶宛企业特尔托尼卡(Teltonika)也传出决定中止与台湾半导体合作的厂房建设。
皮内利特认为,新一届立陶宛政府恢复对华关系正常化,不应牺牲与台湾的关系。她说:“损害立陶宛与台湾关系的让步,只会助长中国的虚假信息和宣传,对台湾构成心理攻击,在其内部制造不安全感,从而破坏台湾对西方伙伴的信任。”
但她也说:“立陶宛与台湾的伙伴关系不可避免地会带来一定的成本。立陶宛必须承认,权衡是不可避免的。”
北京反应或将有限
11月20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在回答彭博社记者提问时说:“中方坚决反对建交国同台湾地区开展任何形式的官方往来。”
北京一贯反对台湾现任政府官员访问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邦交国。不过,对于何种交流构成“官方往来”,一直存在模糊空间。
在此访最具官方色彩的部分,林佳龙与立陶宛现任政府官员共同出席了“无人机产业论坛”,但该论坛主要由业界人士组织。业界组织“台湾卓越无人机海外商机联盟”与“立陶宛国防暨安全产业协会”签署了解备忘录,未以双方政府名义签署合作文件。
林剑表示:“欧方应恪守一个中国原则,停止与台湾当局进行任何形式的官方交往,停止向‘台独’分裂势力发出错误信号。”
欧盟及绝大多数欧盟成员国实施“一个中国政策”,即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邦交关系的前提下,保持与台湾的非邦交关系;不接受由北京定义的“一个中国原则”,即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省份。
德国墨卡托中国研究所分析员宋高祖认为,北京不太可能以损害中欧关系为代价,对欧盟采取强硬的反制措施。他向美国之音表示:“如果北京未能改变其对欧洲的态度,更认真地对待欧洲的利益,那么对于欧洲而言,与台北——志同道合的事实上的合作伙伴——保持友好关系,可能成为其发挥影响力的可行选项。”
他说:“鉴于中国需要与欧洲等主要出口伙伴保持稳定关系,促进经济发展,其反应可能会更加克制,以避免激起更为强烈的反弹。”
文章来源:美国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