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 —
美国国防授权法(NDAA)是观察美台军事安全关系的重要窗口。从NDAA逐年强化对台军事合作可以看出,台湾的军事战略正逐步融入美国的印太区域战略构想中。随着美中竞争日益加剧,美国的威慑策略正逐渐增加攻势性元素。在这一背景下,台湾传统的防卫性威慑战略是否会随之发生质变,甚至迈向攻势作为,成为值得关注和讨论的议题。
美国国会日前通过《2025财年国防授权法案》,延续并扩大 “太平洋威慑倡议”,以加强美国在印太地区的军事态势。法案还要求制定在日本建立联合部队总部的计划,加强与印太地区盟友的合作,包括由澳大利亚、英国和美国组成的“奥库斯”(AUKUS)、美日韩三边伙伴关系、美菲联盟以及美国与台湾的伙伴关系。
2025国防授权法案也纳入“台湾安全合作倡议”,授权美国国防部可用3亿美元资金提供台湾所需的防御能力,并授权美国与台湾建立联合军事创伤照护项目。条款中也提及美国国会的意见,希望台湾可以获邀参加2025年环太平洋演习(RIMPAC),同时鼓励美国与欧洲国家共同强化与台湾的关系,支持台湾强化防卫的能力,以及提升美台国防工业合作等。
美台军事合作高速演进
美《国防授权法》每年都涵盖了与台湾相关的条款,这些条款反映了台湾在美国印太战略中的地位逐渐提升。
2018的NDAA首次提议美国军舰停靠台湾港口,并邀请台湾参与全世界规模最大且强度最高的空战“红旗”(Red Flag)联合军演,显示出美台军事互动从传统的军售支持,进入到更公开、更实质的合作阶段。到了2023财年的NDAA,美国直接通过《台湾增强韧性法》,授权每年提供高达20亿美元的无偿军事援助,以强化台湾的不对称战力,进一步巩固台湾作为第一岛链防线核心的地位。而2024年的NDAA则是纳入为台湾军方建立训练、指导及组织能力的建构计划,以及强化双方军事网络安全合作的条文,展现美国对深化美台安全合作的重视。
不过,台湾国防安全研究院国家安全研究所研究员沈明室有不同看法。他对美国之音表示:“国际关系的学界里面,其实有人认为、美国是所谓的攻势现实主义,但是它这种攻势或者守势呢,它比较是影响力的向外扩展,它不太是军队或者是作战能力的向外扩展,因为如果你是攻势性的这个威慑,就变得好像过去的很多极权国家一样,就对外采取很多侵略的行动,但是不至于。”
他强调,入侵一个国家必须要有正当性和合法性,否则不符合国际法,而且美中之间也看不出来有任何的利益或者因素会让美国主动去侵略中国。但如果台海发生冲突,中国对台进行侵略行为,美国为了转移战场而对中国境内发动远程攻击或是突发性的攻势性行动,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但这是美国的一种战略考量,要视冲突当时的情况而定,但绝不会是美国主动去攻击中国。
他表示,印太架构下的联合军演,也是一种防卫性质的演习,大家是在演练如果某处发生冲突,要如何团结一致去应对,而不是演练到某个地方去侵略某个国家。不过,虽然过去《国防授权法》已多次邀请台湾参加环太平洋军演,却一直没有真正成行,但这对台湾防范未来冲突相当重要。他说,台湾的军舰不一定要参演,但至少在这个过程里面,台湾可以了解周边国家会怎么做和台湾该怎么配合,以及彼此之间应如何顺畅沟通,这是很重要的。
战略清转向模糊?
台湾淡江大学国际事务与战略研究所所长李大中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指出,面对特朗普的回归,台湾在军事战略方面存在几个值得关注的焦点。其中首要议题是如何解读美国的“一中政策”。他认为,这一政策很可能被特朗普用作与北京谈判的筹码,从而使美国对台战略在“清晰”与“模糊”之间变得更加难以预测。
李大中说:“拜登在这四年任内,其实他的政策还是采取所谓的战略模糊,但是在实际的总统的说法上面是往清晰的方向移动,在光谱上非常明显,那拜登至少有五次做出这样公开的一个表述,那川普(特朗普)到目前的这个讲法比较像是传统的战略模糊,那这点可能是台湾会比较关切的地方。”
其次,特朗普1.0的时候,提供给台湾非常大量的武器装备,有11次的军售台湾的纪录,总金额达到180多亿美元,内容涵盖传统大型载台,也包括弹药技术的支援。但拜登比较重视提升台湾的不对称战力,军售内容大概都是提供技术支援与弹药,以强化台美双方的军事合作,比较缺乏的大型的载台,所以川普2.0是否会维持1.0的做法,值得观察。
李大中表示,第三点是拜登任内有一些透过总统的拨款权或是国防授权法的一些授权,可以提供给台湾一些无偿的军援,但这种无偿做法看起来不符合特朗普“使用者付费”的基本逻辑,特朗普甚至希望用对台军售去平衡严重的美方贸易赤字。这些都是新的变数,可能会关系到台湾国防战力的整体提升。
文章来源:美国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