聿文视界:阿萨德政权垮台,北京中东战略的努力受挫

 

资料照:中国领导人习近平在杭州会晤到访的叙利亚总统阿萨德。(2023年9月22日)



编者按:这是邓聿文为美国之音撰写的评论文章。这篇特约评论不代表美国之音的观点。转载者请注明来自美国之音或者VOA。

统治叙利亚半个世纪之久的阿萨德家族政权,在反对派武装的进攻下,以摧枯拉朽之式垮台。叙利亚在短短几天内就变色,深层原因当然是阿萨德政权的长期统治不得人心,未能给人民带来和平与繁荣,以致其军队都不愿为这个腐败政权而战。外在因素则是支持阿萨德政权的俄罗斯、伊朗以及黎巴嫩真主党,由于深陷俄乌战争和以哈战争两场冲突自顾不暇,处于历史上最为虚弱的状态,没有多余力量给予阿萨德政权强力支援;与此同时,反对派武装得到土耳其的大力援助。

阿萨德的垮台给许多地区小国的专制统治者提了个醒,当其统治维系于外部力量的介入和支持时,如果其支持力量无力继续支持或者放弃支持,等待这些专制统治者的,多半是垮台。不过,叙利亚的情况要复杂得多,主要的反对派武装沙姆解放组织(HTS)脱胎于伊斯兰国恐怖组织,至今受到国际社会的制裁,没有国家承认其合法性,而受土耳其支持的 “民族解放阵线 ”(FLN)与“叙利亚国民军”(SNA)在建立叙新政府的过程中如何与沙姆解放组织分享权力,土耳其能否节制新政府,以及土方同受美国支持的库尔德武装集团的对立关系,都会为过渡期的叙局势带来新的变数。

毫无疑问,俄、伊是叙内战的最大输家,土耳其是最大赢家,美国或许也是赢家之一,中国的情况则不明朗,取决于北京和叙新政府的关系,然而,至少在未来一、两年,由于北京和阿萨德政权的紧密关系,后者的被推翻,让北京扩张在中东影响力的战略努力会受到暂时抑制,包括北京最在乎的一带一路项目。

资料照:叙利亚总统阿萨德和夫人乘坐中国国际航空公司的飞机抵达中国杭州参观访问。(2023年9月1日)

资料照:叙利亚总统阿萨德和夫人乘坐中国国际航空公司的飞机抵达中国杭州参观访问。(2023年9月1日)

中叙被北京称作“信义与患难之交”

阿萨德被北京称为“中国志同道合的好朋友、好兄弟、好伙伴”。2023年9月,他对中国进行了近20年来的首访,并出席杭州亚运会开幕式,央视还对其进行了专访。双方签署的联合声明说,“两国元首高度评价中叙传统友谊,一致认为中叙是信义之交、患难之交,一致同意中叙两国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全面推进各领域友好合作,更好造福两国人民”。从其首访和联合声明的用语看,北京对阿萨德的礼遇是颇高的。

北京所以厚待阿萨德,一方面,或许是出于同为专制统治者的“惺惺相惜”或“同病相怜”;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北京中东战略的需求考量。北京的中东战略,简言之,是要扩张中国在中东的战略影响力,拓展中国在中东的国家利益,增强中国在中东的战略存在,使中国成为中东的一个重要玩家。

中东传统上是美苏(俄)的势力范围,冷战结束后,美国的力量进一步增强,俄罗斯的力量则有所萎缩,不过,这种情况随着近10多年美国从伊拉克撤军以及中东内部的分化重组而发生变化,中国凭借经济的崛起开始更多介入中东事务,尤其是俄乌战争,提供了北京更深进入中东的机会。美俄在中东的存在,主要依靠的是军事和政治,经济的杠杆作用比较弱。北京的军事实力在一段时期还无法到达中东,它影响中东的手段和工具,主要是经济,通过经济来影响中东的地缘政治。北京是中东石油的大买主,近年来,北京也借助强大的基建能力,将一带一路拓展到中东,倾销过剩产能,让中东经济深度依赖中国。

而在中东的地缘政治方面,北京主要做了两件事,一是2023年春斡旋沙特和伊朗这对宿敌复交;二是调解巴勒斯坦内部各派别的矛盾和分歧,在今年7月签署《北京宣言》。北京通过这两件事,试图要在中东和全球,把自己打扮成一个和平缔造者的形象。这尤其体现在以哈战争后,北京响应中东和阿拉伯国家的要求,力挺巴勒斯坦,反对以色列,来凸显自己站在中东和阿拉伯国家一边。北京的这些动作,确实达到了一定效果,为中国赢得中东和阿拉伯国家的好感。

blank

16x9 Image

邓聿文

美国之音特约评论员,曾在中国做过记者,现居美国,作者本人这样介绍自己说:“曾经在体制的边缘,因而更能洞察所谓‘新时代’的荒谬。”


订阅

 

本文来源:美国之音

分享到:
赞(0)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出处:农村日报 » 聿文视界:阿萨德政权垮台,北京中东战略的努力受挫

评论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