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在线投稿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欢迎访问农村日报网!
当前位置:主页 > 致富达人 > 正文

花果山的传奇——劳动模范廖德光引领群众奔小康的故事

时间:2022-04-28 19:39 来源:农村日报 作者:雨菲 阅读:
农村日报讯(通讯员杨湘平 ) 当村民走出穷石窝,奔向大都市打工时,他选择在家乡创业;当别人晚上进入梦乡时,他却趁着月色在屋后的山上垒石头、筑田埂、挑泥巴、开垦梯土;当别人办科技培训班收钱时,他却无偿为群众传授葡萄和猕猴桃种植技术,并为困难户无偿提供价值几十万元的葡萄和猕猴桃种苗……他就是湖南省劳动模范、城步县茅坪镇联龙村六组村民、城步大古猕猴桃种植专业合作社社长廖德光。
       4月底的一天,笔者走进茅坪镇联龙村,看到有的村民在给猕猴桃搭架、整枝,有的在给黄姜、七叶一枝花等中药材除草,“省劳动模范”廖德光在一边剪枝一边讲解技术。
        “我是一名共产党员、省劳动模范,我劳动最快乐,带领群众致富最快乐。我的贡献虽小,但我愿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为城步苗乡脱贫致富奔小康贡献自己的力量。”廖德光掏出了自己朴实的心声。
       廖德光小学毕业后在家务农,对农业科技推广与实用示范产生了浓厚兴趣。他自费订阅了葡萄、猕猴桃种植技术资料书籍10多种,《葡萄的生产与管理》《葡萄栽培技术》等书籍成了他手中的热门工具书,只要打听到哪里有葡萄种植的培训班他都要亲自参加,每次去镇政府或是上县城,他都要去请教农技员、农艺师。短短几年时间,他刻苦钻研学习,从门外汉逐渐变成了葡萄通。
       当廖德光得知本地的气候,土壤适合猕猴桃种植时,他便从外地引进了猕猴桃进行种植。由于技术不全,曾多次试种猕猴桃都以失败告终。为提高猕猴桃种植技术,他就跑到武冈市新华书店购买了关于种植猕猴桃的专业书籍,并去别的地方请教实际种植的经验。为育好猕猴桃苗,他千辛万苦从高山采回野生猕猴桃苗与省农科院培育的猕猴桃嫁接,经过精心培育,猕猴桃成长起来。通过几年摸索,他终于形成了自己一套独特的猕猴桃种植技术。在自己掌握技术的同时,他积极开展技术推广工作,毫不吝啬地将自己所学所知传授给周围群众。他的科技惠农事迹受到了当地果农的交口称赞。
       2008年,廖德光创建了城步县茅坪镇联龙村高山生态水果基地,主要从事种植优质葡萄和猕猴桃品种、新技术、栽培的引进示范和推广。他大胆果断地承包了村里160亩荒地,全身心地投入到林果间种立体发展的种养模式中。果树小时先搞果菜套种,丰果期就搞树下立体养殖,他这套技术也是边学习边干、边干边摸索出来的。同时,他还主动与有经验的老果农交流、沟通、求教,使果树不仅有较高的成活率,而且还长势喜人,从防虫、剪枝,到蔬菜常见病虫害防治和鸡的喂养,他都亲力亲为。当他的果、菜与鸡都换成了大把的钞票时,全家人都幸福地笑了。截至今年,他种植了5亩白芪、5亩黄姜、4亩七叶一枝花、2亩荞麦百合等,这些中药材的种植,每年为他增加收入40余万元。他不仅依靠勤劳和科学技术富裕了自己,更可喜的是带动了更多群众参与葡萄、猕猴桃种植,以典型示范,辐射带动周边数百葡萄、猕猴桃种植户。
  “一家富不算富,大家富才算富。”廖德光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他用自己种植高山生态水果取得良好经济效益的切身体会,发动周边的群众一起种植,走共同致富道路。为了更新村民的思想观念,把自己所学技术送到村民手中,带动村民共同致富,他的足迹踏遍了苗乡的30多个村寨,处处留下他忙碌的身影。他走村串户,发动农户跟着种,他跑遍全县所有乡镇,发动群众种植猕猴桃1.2万亩、葡萄2800亩,为1000多名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廖德光告诉笔者:“现在我带动周边的群众,在猕猴桃架下种植油菜和黄姜,这样可以匀湿猕猴桃,减少肥料,黄姜一亩每年平均1万元利润,达到土地的综合利用。”
      “我们是联龙村六组的,这里以前到处是乱石窝,稻田产量低,年头忙到年尾,口袋里也没有个钱。现土地流转给了合作社,在家门口一个月也能挣2000 、3000元钱,一年有4万多元的收入。”正在地里忙碌的贫困户喜滋滋地告诉笔者,脸上也藏不住丰收的喜悦。
       昔日乱石窝,今成聚宝盆。8年多来,该社猕猴桃产品获得了有机转换认证,董事长廖德光先后获得科普带头人、邵阳市科学技术进步奖、湖南省劳动模范、全市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如今走进联龙村石窝里,再也看不到昔日横在村民眼前的乱石堆了。路边,各种各样的鲜花恣意绽放,蝴蝶在花蕊上飞舞;远处是漫山遍野的猕猴桃,阵阵果香、花香扑鼻而来,让人陶醉在花海,迷醉与果香。

(责任编辑:雨菲)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